一、项目背景
随着公司业务快速扩张,技术团队规模持续扩大,中层干部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,面临以下挑战:
新任技术管理者对管理角色认知不足,仍以技术思维主导团队;
团队协作效率低,员工成长与激励手段单一;
绩效反馈与改进缺乏系统方法,淘汰机制执行困难。
为提升中层干部团队管理能力,优化组织效能,开展为期2天的专项培训。
二、项目目标
角色转型:帮助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完成从“执行者”到“管理者”的思维转变;
能力提升:掌握人才培养、团队激励、绩效辅导等核心管理技能
工具落地:输出可执行的团队管理工具包(如GROW模型、1:1面谈模板等);
文化塑造:强化以同理心为核心的团队协作文化,降低人员流失率。
三、实施步骤与课程设计
Day 1:角色转型与团队建设
模块1:新任管理者常见问题诊断(09:00-10:30)
活动:小组讨论“技术转管理的十大痛点”(如任务分配不均、跨部门协作难、下属不服管等);
案例:某项目因管理者角色错位导致交付延误的复盘分析;
工具:管理者能力自评表(技术能力vs管理能力占比)。
模块2:意识转变与积极心态导入(10:45-12:00)
理论:从“个人贡献者”到“团队赋能者”的3层思维跃迁;
演练:角色扮演“技术专家如何回应团队求助”(对比命令式vs引导式沟通);
工具:管理者责任清单(目标管理、人才培养、文化塑造)。
模块3:同理心沟通与冲突化解(13:30-15:00)
模型:非暴力沟通四要素(观察-感受-需求-请求);
案例:处理程序员因需求频繁变更引发的情绪对抗;
演练:模拟跨部门资源争夺场景下的双赢谈判。
模块4:人才培养与梯队搭建(15:15-17:00)
方法:IDP(个人发展计划)制定与落地四步骤;
工具:技能矩阵图(识别团队能力缺口,匹配合适培养方式);
实战:设计某核心员工的3个月成长路径(技术+管理双通道)。
Day 2:绩效管理与团队进化
模块5:团队激励与即时反馈(09:00-10:30)
策略: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“三七法则”;
工具:BIA(行为-影响-赞赏)反馈模型;
演练:针对“加班完成紧急任务”的员工给予正向反馈。
模块6:绩效辅导与改进计划(10:45-12:00)
模型:GROW模型在绩效面谈中的应用(目标-现状-方案-行动);
案例:某员工因代码质量不达标引发的绩效改进计划;
工具:绩效改进承诺书(明确改进项、时间节点、支持资源)。
模块7:降级淘汰面谈技巧(13:30-15:00)
原则:尊重事实、避免情绪化、提供职业建议;
话术:FOSA模型(事实-后果-解决方案-共识);
演练:模拟“末位淘汰面谈”,处理员工抵触情绪。
模块8:课程总结与行动落地(15:15-17:00)
输出:学员制定《30天管理改进计划》(聚焦1-2个关键行为);
承诺:小组宣誓“管理改进承诺墙”;
后续:建立线上社群,定期分享管理实践案例。
四、项目运营与产出结果
1.运营支持:
训前调研:通过问卷收集20个真实管理痛点;
训中跟拍:记录关键互动场景用于内部案例库;
训后跟踪:1个月内进行3次线上复盘会。
2.产出结果:
满意度:学员评分4.8/5.0,97%认为工具可直接应用;
行为改变:2个月内1:1面谈覆盖率提升60%;
业务影响:试点团队季度离职率下降15%,项目交付准时率提高22%。
五、项目亮点
场景化设计:所有案例均来自公司真实项目,如“敏捷迭代中的需求冲突”;
工具即战力:提供12个模板(如绩效面谈清单、激励积分表)
长期陪伴:通过“管理导师制”持续跟进学员实践效果。
结语
本次培训通过“认知重塑-技能训练-工具落地”三阶段闭环,助力中层干部从“救火队长”转型为“团队教练”,为打造高效能、高凝聚力的技术管理梯队提供系统性支持。
扫码关注五迪商学公众号
获取更多精彩内容